足迹
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70章 天赋异禀的中山靖王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刘嫖最终选定的夫婿,有一半概率出现在刘彭祖、刘胜这兄弟二人之间,刘彭祖自然是本能的开始权衡起利弊得失。
    但相比起机敏的兄长刘彭祖,中山王刘胜的关注点,却还是落在了兄弟二人最初的疑惑。
    ——为什么?
    太子长兄,为何就这般排斥阿娇表妹?
    为何宁愿拼着储位不稳,也不愿意拿出太子妃的位置来,好让自己彻底坐稳太子之位?
    百思不得其解,刘胜只能将其归咎于太子长兄的自信——或许在太子长兄看来,储位,根本不需要靠阿娇表妹来坐稳。
    这倒也确实是刘荣的考量之一;
    但刘荣没有告诉兄弟二人的是……
    “开什么玩笑?”
    “还娶阿娇?”
    “再被举报一波,爷们儿书可就又没了……”
    冥冥中,那道不知由来的靡靡之音,于刘荣耳畔再次响起,惹得刘荣不禁打了个寒颤。
    但感受到那道冥冥中的凝视,似乎更带上了些许欣慰,刘荣终也是重新安下心来。
    定了定心神,再度望向两个弟弟,刘荣的眉宇间,也悄然涌上些许严肃。
    “馆陶姑母,大抵不会让阿娇嫁去江都。”
    “也就是这三两年,阿娇若是没嫁去你二人的常山、中山二国,便会被送去小十的胶东。”
    “——宫内宫外,尤其是我兄弟众人,都清楚我这个做大哥的,向来讲究一个光明磊落。”
    “既然今日,我兄弟说起了阿娇的婚事,便也借着这个机会,和弟弟们说几句关起门来的话。”
    听闻刘荣此言,虽然不太懂‘关起门来的话’是什么意思,但刘彭祖兄弟二人也大致能明白:太子长兄,应该是要说一些不便为外人知晓的、稍有些敏感的话。
    于是便齐齐坐直了身,摆出一副竖耳恭闻的架势,静静等候起刘荣的下文。
    没让两个弟弟等太久,只以哭笑不得的表情,目送憨货葵五果真去将殿门关上,为刘荣创造出‘关起门来说话’的客观条件,刘荣面色便随之稍一肃。
    “馆陶姑母在乎的,不是女婿人怎么样、会不会好好待阿娇,而是女婿的身份。”
    “——如果可以,馆陶姑母最想要的女婿,其实是我。”
    “但这并非是因为我会对阿娇好,又或是对馆陶姑母多么恭敬——仅仅只是因为我是太子,馆陶姑母就把我这个太子储君,当成了最佳女婿备选人。”
    “换谁来做太子,也都是一样的结果:馆陶姑母只想让我汉家的太子储君,做他堂邑侯府的乘龙快婿,却根本不在乎我汉家的太子是谁。”
    “换而言之:无论女婿是不是太子,馆陶姑母,都必定会不死心的试上一试;”
    “如果不能将女儿直接嫁给太子,那馆陶姑母便会试着将自己的女婿,朝着太子储君之位扶上一把、推上一把……”
    在平日里,刘荣对这些个弟弟们,其实算不上多么严苛。
    别说是严苛了——在先帝驾崩前,刘荣和后面这六个异母弟,便是连日常交流都没多少。
    也就是最近这两年,刘荣才开始将自己的‘人际圈子’,从一母同胞的两个弟弟,慢慢扩展到年纪相对较大的八个弟弟;
    寻常时日,刘荣对这些弟弟们,也都是遵循尽可能温和对待的原则,生怕哪个弟弟被自己吓到。
    但今日,刘荣却半点没有遮掩心中所想,就连平日里温文尔雅、平易近人,总是挂着淡淡笑意的面庞,此刻也是被一层寒霜所覆盖。
    ——在历史上,阿娇公主最终,被年仅六岁的皇太子刘彻,以一个‘金屋藏娇’的弥天大谎骗到了手。
    而当下,汉家已经不大可能再有‘太子彻’,有的只是胶东王刘彘。
    金屋藏娇的典故还会不会出现,刘荣无法轻易下定论。
    但刘荣很清楚:没有了太子储君的位份,这个时间线上的汉武大弟,单靠一个金屋藏娇的诺言,恐怕很难得到刘嫖的青睐。
    至少不会是刘嫖最好的选择。
    这就给了此刻,正在刘荣身前,听着太子长兄给自己打预防针的两个弟弟——常山王刘彭祖,以及中山王刘胜,一个意料之外的机会。
    常山王刘彭祖,中山王刘胜,以及胶东王刘彘;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hxs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