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下乡大东北,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36章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药子叔拿着砍刀在前面开路,易迟迟拿着小药锄紧随其后,眼睛探照灯似的在周围扫荡。
    要不怎么说东北的山林资源丰富呢,上山没多长时间,她就发现了灌木后面那一堆的黄芪,顿时眼睛一亮。
    “药子叔,黄芪窝。”
    这附近有黄芪?
    他怎么不知道。
    心里满是疑惑,嘴很诚实问道,“在哪?”
    眼睛也看了过来。
    “那。”
    易迟迟指给他看,药子叔眼睛亮了,“好家伙,这里竟然有这么多黄芪。”
    得过去看看。
    然后,两人来到黄芪跟前察看起来。
    “几年生?”
    一番观察后,有意考她的药子叔看了过来。
    易迟迟摇头,这个看不出来,除非挖出来让她看根部。
    “今年的新生苗。”
    “怎么看出来的?”
    药子叔笑呵呵解释,“我没看出来,之所以说是新生黄芪是因为这里之前没有,今年却突然出现,肯定是什么动物拉的粪便有种子,在这里发芽了。”
    蘑菇不能乱吃,有风险
    易迟迟沉默,这解释无懈可击,容不得她不信服。
    “走吧!”
    念念不舍瞅了眼黄芪,药子叔喊上易迟迟离开。
    “太小了,等它们长几年再来挖。”
    “就怕到时候被人发现提前挖了。”
    “真遇上了也没辙,反正我们不能挖。”
    确实不能挖,药材也是讲究年份的,但也不是说年份越久越好。
    好比黄芪,要是十多年的,可能会出现中空的情况,一般这种黄芪大部分都不可用。
    因此,采摘药材既要注意年份,又得会分辨年份。
    超过多少年的药材资深采药人一般不会挖。
    人参大概是例外,年份越久越值钱。
    想到人参,易迟迟好奇道,“叔,这边有
    人参不?”
    “长白山才是人生产地,我们这正常情况下没有,但不排除特殊情况。”
    “啥是特殊情况?”
    “跟刚刚发现黄芪的情况一样。”
    易迟迟秒懂,这是说要是有吃了人参种子的鸟飞到这里,又好巧不巧的把种子拉了出来,就有可能生根发芽出现人参。
    不过这种概率应该不大。
    “叔你挖到过人参没有?”
    “我看你像人参,都说了这边没有人参。”
    药子叔拿着砍刀在前面兢兢业业开路,也不耽误他怼人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hxs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